現代人壓力大,常感覺疲勞,每天睡醒後,卻還是覺得沒有睡飽?
上課或上班總是覺得精神不濟,回到家累得不想做事,就想癱在沙發上,這樣的情節是否天天上演呢?
當身體經過詳細的檢查,並排除其他疾病產生的因素,如癌症、自體免疫疾病、慢性感染或發炎、內分泌疾病、精神疾病等,如果有連續六個月以上持續或反覆發作的虛弱疲勞感,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的話,就可能會被歸類為慢性疲勞症候群(Chronic Fatigue Syndrome,簡稱 CFS)。
雖然在醫學上對此成因有許多推論,但確切原因仍不明,因此沒辦法像其他慢性疾病一樣可以事先預防。
最為可能造成造成慢性疲勞症候群的
1.好發族群為 40~50 歲的成年人,尤其是無法適當調節壓力的人。
2.女性多於男性。
但別因為覺得疲憊就認為自己是慢性疲勞症候群!也要參考有無其他症狀,包含:
- 常有低度發燒(通常不高於38.5℃或39℃)或畏寒。
- 喉嚨痛。
- 全身肌肉無力或肌肉痠痛。
- 頭痛,尤其是壓力性頭痛是最常見的頭痛,疼痛可從下背部一直放射到頭頸部、眼睛甚至其它肌肉群。
- 頸部或腋下疼痛性淋巴結(直徑小於兩公分)。
- 關節痠痛(無紅腫現象)。
- 精神或神經症狀,如畏光、健忘、躁動不安、思考力衰退、無法集中精神、憂鬱等。
- 睡眠障礙,如嗜睡或失眠。
但切記,過度疲勞不一定是慢性疲勞症候群,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前兆,因此先請醫師診斷,對症下藥,是為上策。